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“关注”二字,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支持。
电动车在2019年4月15日的新国标实施之后,最高时速就被限制在25km/h,而2025年版新标准组织修订,很多人包括小行家,也认为有机会修订时速限制。
事与愿违,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动车新标准,依然坚守时速不超过25km/h的限制,不仅如此,相比老国标还可以通过解限速,实现表显25km/h,实际时速却大于25km/h,新国标电动车直接超速断电,并没有任何提速余地。
小行家告诉你:9月新国标怎么实现的限速
自动断电:车速超过25km/h时,车辆电控系统会切断电机动力输出。
软件防篡改:控制器,解码器,电机都增加防篡改设计。
硬件防更换:"一车一池一充一码"落实,彻底堵住通过更改硬件提速。
展开剩余76%国标电动车时速锁定25km/h,而且厂家在严格执行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GB17761—2024),进行生产以后,商家和车主失去提速空间。
这样做的目的,肯定是为了实现电动车降速,从而提升出行安全性,虽然现在倡导佩戴头盔,但在快速骑行下发生交通事故,电动车的受伤率依旧非常高。
但如果从实用性方面来看,最高25km/h时速也降低了实用性,在新国标发布以后,清华教授李稻葵就明确表示:普通人日常骑行自行车都能达到15-25km/h,更高级一点的自行车时速甚至可以达到35-40公里,限速25km/h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还跑不过自行车。
很多对于时速有追求的也表示,受够了25km/h龟速骑行,这种需求和安全相互矛盾的情况,到底该如何化解?
又有专家替电动车说话:应该有“第三种选择”了
选择电动车只有两种选择:要不选择属于非机动车的国标电动车,要不选择属于机动车的电摩。
后者在时速方面,可以突破25km/h,但由于需要考取驾驶证,城市禁摩等原因,很多人不考虑或者没法考虑。
近期,业内有专家提出:把“电动轻便摩托车”进行“机动态化”管理,主要内容是把电轻摩从“机动车”框架里拉出来,作为一个特殊的“机动态车”类别来管理,避开考驾照、城市禁摩问题。
这种做法,其实是给电动车用户提供了第三种选择,受不了时速25km/h的新国标电动车,可以考虑时速可以大于25km/h的“电动轻便摩托车”。
为什么说这次专家是替电动车说话:
电轻摩上路:将不受禁限摩影响,车主可以放心选。
实打实的惠民:不要保险、考证,能省不少钱。
打破无证驾驶循环:不考证→遮挡号牌→躲交警→更容易违法。
正大光明跑得快:电轻摩没有严苛的参数限制。
非法改装没有需求:原装车辆上路,安全加倍。
由此可见,如果电动车真的有“第三种选择”,对于电动车用户来说,是可以实打实的受益。
但作为行内人的小行家要提醒大家:此前有人建议,电轻摩划归“非机动车”管理,官方已经明确不可能,而采用创新的“机动态化”管理,目前也没有相关法规支持。
这种情况下,大家选择交通工具,还是要结合实际,如果当地禁限摩,还是不建议选择电轻摩,限速25km/h的国标电动车,依旧是最佳选择。对此,大家有什么想说的,也欢迎评论交流。
发布于:江西省科元网-科元网官网-正规配资官网-配资股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